2025年8月27日高教舆情热点
发布日期:2025-09-15
微博关注热点
【#媒体评干部酒后去世校方称不用关心#丨中听】
#校方的不用记者关心堵住了公众知情权#据媒体报道,该校一学院领导年初因参与宴请饮酒后去世,相关人员已受处分。事件近日曝光后,校办有关人员在回复记者时称,已关注到网上舆情,不用记者关心。“不用记者关心”,不仅堵住了记者的追问,也堵住了公众的知情权。面对一桩涉及干部纪律、关乎生命代价的事件,校方的态度如此推脱,究竟是在反思,还是在逃避?这样的回应能让公众信服吗?这样的回复简直是直接在说:这事跟媒体没关系,记者别多管闲事。 记者真的是在多管闲事吗?中央八项规定早已将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饮酒列为禁区,2023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专门发文,严查违规吃喝问题。这起事件发生在高校,一个本该以清正廉洁为标杆的地方,涉事人员还是学院领导,如果是在工作时间的公务宴请,是否涉及公款?喝酒的场合、参会人员、费用来源,这些关键信息是否应该向公众披露?如果涉及公众利益,记者就有采访权,公众就有知情权。退一步说,就算不涉及公务宴请,纯粹的私人聚餐,发生了喝酒喝出人命的事件,而且出事人身份敏感,也应该及时向公众披露事件真相,不仅是对其他喝酒人的警示,也是给家属一个的交代。 记者的追问,代表的是公众对真相的渴求。校办那句“不用记者关心”,不仅透着高高在上的傲慢,更暴露了对舆论监督的抗拒。新闻媒体的职责,就是以事实为依据,挖掘真相、监督权力。校方不是司法机关,没有资格决定记者该不该“关心”。当网友在评论区点名高校、扒出细节,这已经不是个人私事,而是事关公共舆情。校方不用记者关心,仿佛“鸵鸟战术”,不会平息网络的质疑,只会引发更多热议。
【#西南大学合作外卖平台曾因违规被罚#,#平台称西南大学外卖合作是内部招标#】
#西南大学 外卖垄断# 近日,西南大学发布了一则关于校园外卖配送的通知,称经过遴选,山东烟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旗下运营“校生活”平台)成为该校北碚校区的外卖综合服务商。这意味着,今后大部分校外外卖将不能直接送进校园,而是统一由该公司负责配送。不少学生对此表示担忧。他们指出,“校生活”平台目前入驻的餐馆数量较少,且很多是没有实体店的商家,同时也担心配送费可能会增加。还有网友发现,该公司此前曾因违规被罚款五万元,因此质疑此次招标是否公开透明、是否存在垄断行为。8月25日,西南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学校目前也已经关注到此事,并表示美团、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是允许进入校园的。“外卖平台只是在试运营,要跟商家有所磨合,现在外卖是已经可以进入校园的,学校是肯定会站在学生的利益角度去处理好这件事情的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随后记者致电西南大学膳食服务工作人员,在将情况反映之后,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以学校宣传为准。8月24日,潇湘晨报记者曾联系到“校生活”平台。工作人员回应称,该平台最初本只计划配送校内食堂的外卖,但由于原有校外外卖配送经常被学生投诉(如外卖丢失、配送慢等问题),学校为加强管理,才决定让“校生活”也代理校外外卖配送——具体流程是:校外外卖先送到集中点,再由该平台配送到学生手中,并且强调“目前不会收取配送费”。关于商家入驻问题,工作人员表示校外餐馆接入“校生活”平台并不收费,但由于很多商家已与其他平台签订合作协议,因此暂时无法入驻。对于公司曾被处罚一事,对方解释是因为“未及时更新网上营业执照”,而招标属于“内部进行”,也有其他配送团队参与。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平台已收到大量学生的反馈和投诉,目前的临时解决方案是:允许“校生活”与其他外卖平台共同完成校外配送服务,以满足学生的需求。8月26日,西南大学发布通报称,为解决学校师生反映强烈的校园外卖乱放、错拿、丢失以及配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,2025年7月15日,学校后勤集团通过遴选的方式,按程序从参与遴选的6家企业中选定山东烟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“校生活”平台)负责社会外卖平台和学校食堂外卖在校园的配送服务。该公司已与相关外卖配送团队达成合作协议,在确保原有点餐方式、优惠权益、支付金额等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,在配送服务中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、统一配送标识、畅通投诉渠道。目前,学校外卖配送秩序正常。
【#乡政府回应22岁村支书意外去世#:属实,目前已安葬】
近日,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悼念一个名为“黄念”的女孩,有网友称,其大学毕业后成为贵州望谟县打寒村的村支书,工作还不满一年。#22岁女村支书离世家属发声#一位自称其表姐的网友发文表示,表妹22岁,于8月22日因为车祸去世,“很善良很可爱很活泼开朗的女孩”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”。8月27日,望谟县油迈乡政府一工作人员证实了“打寒村22岁女村支书因为车祸去世”一事,其表示,事发于8月,女孩目前已经安葬,政府慰问了家属。@九派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