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0日高教舆情热点
发布日期:2025-09-15
微博关注热点
【#21岁大学生长期吃外卖致感染性休克# 医生:不洁饮食引发连锁危机】
#小伙每天吃外卖确诊脓毒血症# 河南郑州一名21岁大学生因长期依赖外卖解决三餐,近日,在吃完一碗牛肉面后,出现腹胀、彻夜腹痛、全身发抖等症状。紧急就医后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引发脓毒血症 ,因感染性休克、凝血障碍、脓毒性心肌损伤等重症转入ICU。医生分析,不洁饮食导致细菌入血 ,是诱发重症的核心原因。@都市时报
【#校方回应41岁副教授疑跳楼身亡#】
8月20日,#广东一副教授疑跳楼身亡#引发关注。据极目新闻报道,涉事副教授黄恺于8月12日去世,年仅41岁。 据悉,黄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,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15篇学术论文;曾主持参与多个科研项目;主讲的物理化学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;本人曾入选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表彰人选名单。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工作人员表示,黄恺老师的追思会于8月18日在汕头举行。
【中听评论:民办高校“招生难”,降分录取不如及早转型】
#民办高校与其降分录取不如专业改革#今年,民办本科院校的“招生难”问题,再次引发关注。广东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,有14所需要补录,湛江科技学院经过三次降分征集志愿后,仍有2900多个缺口;更夸张的是,广西为了招满学生,甚至在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时,取消了文化录取分数线,云南更是搞到了第六轮志愿征集。#多地民办高校三轮征集志愿仍未招满# 这些现象都在传递一个强烈信号:靠降分补录的老办法,已经行不通了。分数线每降一分,学校的口碑就受损一分;补录次数每多一轮,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就减少一分。 更麻烦的是,降分录取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,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,最后又会导致就业困难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,也让学生和家长对未来的选择更加谨慎。 要真正解决问题,民办高校恐怕要在转型上下大功夫。首先要在专业设置上大刀阔斧地改革,砍掉已被市场淘汰的专业,转设市场与社会发展方向亟需的专业;其次要创新培养模式,像宁波那所与芯片企业合办“工程师班”的学校一样,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;最后还要控制办学成本,给学费下调留下空间。 与其在降分补录中消耗最后的信誉,不如痛下决心进行转型。教育市场正在从“唯学历”转向“看价值”,只有提供真正有竞争力的教育产品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。(评论员 李长需)@大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