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8日-8月10日高教舆情热点
发布日期:2025-09-15
微博关注热点
【#高校学费1.4万涨到2.8万是否充分告知#|新京报快评】
据媒体报道,近日,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反映称,报考时他们依据往年标准和招生简章信息,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却注意到学费已从原来的1.4万元/年上调至2.8万元/年。 这些学生质疑学校未在招生简章、研招网等主要渠道同步更新调整学费信息,未能有效履行告知义务,导致学生权益受损。而在对学生的答复中,校方称,学费上调经过调研、成本测算和上级备案等流程,且涨幅依据相关文件,调整流程严格合规。 从程序上看,若学校声明的学费备案等环节都有充分的依据和记录,似乎确实符合规定。学校于2024年10月在该校财务处官网发布学费调整通知,也可视为一种公示行为。然而,问题的关键在于,即便这些操作算得上合规,是否就能等同于对学生权益的充分尊重和保障? 事实上,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的《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》中也明确要求,高等学校在招生简章中必须注明研究生学费具体标准。因此,如若学生说法属实,学校未在招生简章同步更新调整学费信息,已有违规之嫌。
【未报考湖北两高校为何收到两份录取通知书?多方回应】
#多方回应考生收到未填报高校通知书#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,她的弟弟高考分数未达新疆普通类本科线,高考志愿也没填报湖北省内本科院校,却在8月上旬接连收到了湖北理工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寄出的两封“录取通知书”,她对此深感疑惑。7日,@上游新闻 记者致电两所高校了解此事,两所高校工作人员均表示,没填他们学校的志愿也有可能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原因是有第三方代招和统招计划外的招生。 某教育领域业内人士也向记者介绍,非全日制本科、成人自考本科等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,其招生无可厚非,关键在于招生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。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分辨其与全日制本科在学历效力、社会认可度、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。 (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)